视频
资讯
快讯

从一根货郎担,到一根有品牌的吸管;从艰苦的起点,到危机中的悟道;把不起眼的小商品,做出了引领行业的国际范儿。如今,行业隐形冠军为何还在不断自我变革?企业与自我的双重成长,路在何方?
出生于浙江义乌的吸管大王楼仲平,1993年底创办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经过他数年来的努力经营和顺时而变的转型,使之成为吸管行业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全球吸管产业三分之二的知识产权、专利权和著作权,几乎都来自双童提供的实践与验证支持。
顺时而变:从货郎担到吸管大王
适应与改变,这两个关键词贯穿着楼仲平与他创立的双童公司几十年成长路。
在成为吸管大王前,楼仲平走过十多年的行商路,手挑货郎担踏遍大半个中国,最远曾到达过新疆喀什。直到1988年义乌撤县建市,经济政策也从原本以农业为核心转向明确的兴商建市。同年楼仲平回到家乡,偶然进入到吸管行业。
几乎没受过规范教育的楼仲平,初办厂时连一个通知都不会写,但却对商业机会有着敏锐的嗅觉,并在第一时间付诸行动,开工办厂、注册商标、制定《聚丙烯饮用吸管》行业标准,乃至后来申请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成为全球吸管行业的领导者。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义乌小商品出口蓬勃发展。此时的双童虽然已是行业的领头羊,但在日益壮大的出口贸易中却遇到了新问题。
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文化碰撞和产业竞争,楼仲平意识到仅在技术层面上做改进是不够的,如何培养并留下工匠人才、建立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则需要更加深远的管理变革。
在楼仲平的眼里,今天的双童是一家工匠企业,实际上是受到日本经营文化的影响。早年与海外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楼仲平对日本的企业文化印象尤为深刻,并在其中找到自己内心商业乌托邦的雏形。
2002年起,他开始推动想法在双童落地,建设一个可持续的花园工厂,节能降耗、雨水收集、废水处理、中水回用、余热采集、热水采集、屋顶绿化立志于打造一个既适合员工工作,又适合他们生活的社区化人文企业。
以小博大:隐形冠军的自我变革
一方面得益于义乌敏锐高效的市场环境与开放创新的经商文化,而另一方面也来自多年浙商精神熏陶后的自然转变。楼仲平逐步找到内在的小客户原则、家文化等适合双童土壤的经营思维,也通过提高硬生产能力,为企业打下扎实的发展基础。
然而,在长达十余年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后,楼仲平发现了隐藏的危机在销量占比第一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发展、利润增长的极限。他意识到双童未来的发展,不在于吸管之外的某一个产品,而是义乌独特人文环境下更大的创业空间。
因此楼仲平有了转型的基本想法,与此同时向其他优秀企业学习,比如海尔的人单合一、华为的铁三角等管理智慧,最终摸索到适合双童发展的新路径:回归自组织,突破吸管主业、挖掘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从而形成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目前双童总计十多家创业体,涉及外贸、传媒、文创、科技等多个行业。同时楼仲平也实现由企业家到管理讲师的角色转换,创业体之一的双童商学院就以其管理理念输出为核心打造内容产品,每年约有两万名学生。此外,他也致力于搭建和运营自己的新媒体矩阵,双童与楼仲平IP下属账号已经在网上拥有数百万的粉丝。
而今扎根在义乌的年轻人,有着楼仲平曾经一样的不安现状与改变自我的强烈渴望。如何满足年轻创业者们的需求,对楼仲平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如何通过以小博大,吸纳更多年轻人,留住更多的人才?这是楼仲平正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正在实践的理念 ,如他所说:以组织带动创业、推动创业,应该成为中国未来鼓励创业的一种新范式。
《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是第一财经联合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等合作开展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将中国优秀企业家具有特色的管理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实践归纳总结成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以记录式电视专题片形式传递东方管理智慧。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2023年第10号国家标准公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GB 43284-2023)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该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组织起草,将于2024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引导生鲜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适度合理包装、规范市场监管提供执法依据和基础支撑。
该标准明确了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和蛋等五大类生鲜食用农产品是否过度包装的技术指标和判定方法。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三方面:一是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销售包装重量的生鲜食用农产品设置了10%25%包装空隙率上限。二是规定蔬菜(包含食用菌)和蛋不超过3层包装,水果、畜禽肉、水产品不超过4层包装。三是明确生鲜食用农产品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的比率不超过20%,对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草莓、樱桃、杨梅、枇杷、畜禽肉、水产品和蛋加严至不超过15%。
为避免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或产生新的资源浪费,该标准设置了6个月的实施过渡期,并规定实施之日前生产或进口的生鲜食用农产品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实施后,生产经营主体应按照该标准要求,对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包装进行合规性设计。
一、什么是生鲜食用农产品过度包装?
答:《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过度包装指的是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或包装成本超过要求的包装。
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适用对象有哪些?
答:依据《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中适用范围的规定,本标准适用于蔬菜(包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和蛋等生鲜食用农产品商品的销售包装。
三、进口生鲜食用农产品是否也需要参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符合包装物减量的要求?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五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提供。因此,进口生鲜食用农产品在国内销售需要符合该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
四、对于有些生鲜食用农产品,货架销售符合层数要求,但电商销售使用快递之后,快递包装是到消费者手上的。这个快递包装是否算销售包装?
答:鉴于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生鲜、易腐等特性和产业需求,销售包装在生鲜食用农产品商品供应链中还有保鲜、保活等功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国家标准中3.2条款销售包装的定义中特别注明不包括物流防护包装以及冷却、气体调节、防潮等保鲜保活功能性用品。快递包装为物流包装,因此不算销售包装。
五、哪些包装材料计入包装层数?哪些包装材料不计入包装层数?
答:包装层数的计算过程中,装入整个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网兜/网套、两种材料叠加组合包装、抽屉式组合包装计为一层;简单捆扎绳、标签、标识、衬垫、隔离物、填充物、缓冲物、贴体包装、紧贴销售包装外的热收缩薄膜不计为一层。计算时,直接接触生鲜食用农产品的包装为第一层,依次类推,最外层包装为第N层,N即为包装的层数。
六、哪些包装材料计入包装成本?哪些包装不计入包装成本?
答:计入包装成本的销售包装包括:包装材料、拎袋、网袋/网兜、网套、捆扎物、衬垫、小型工器具、非生鲜食用农产品类赠品等,不包括冷却、气体调节、防潮等保鲜保活功能性用品。
七、农产品销售价格容易波动,以哪个销售价格作为判定包装成本是否超标的依据?
答:依据《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中5.5包装成本计算方法的说明商品的销售价格是指合同价格,未签订合同的以实际交易价格为准,均为该商品所属批次的最高价格,商品的销售价格为所属批次的最高合同价格。
八、标准发布日期至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怎么安排?
答:《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自发布日期到实施日期之间的过渡期为6个月。考虑到实施之后,仍有部分实施之日前生产或进口的生鲜食用农产品继续销售,为避免浪费,在标准的第七章规定:本文件实施之日前生产或进口的生鲜食用农产品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自实施之日起,市场上不允许再生产不符合新标准包装要求的生鲜食用农产品。因此,我们呼吁企业在过渡期内尽快完成整改达标。
九、消费者如何快速判断包装是否属于过度包装?
答:消费者一般可以通过一看、二数、三算、四问,简单判断商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一看,就是要看商品的外包装是否为豪华包装,包装材料是否属于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二数,就是数清包装层数,判断蔬菜(包含食用菌)和蛋类包装是否超过3层,水果、畜禽肉、水产品类的包装是否超过了四层;三算,就是要测量或估算外包装的体积,并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进行对比,看是否超标;四问,询问包装材料成本与销售价格,计算两者之比,看是否超标。
上述只要有一个不符合要求,就可以初步判定为不符合标准要求。我们呼吁消费者尽量不选购过度包装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行为,以自身行动践行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十、包装空隙率如何快速判定?
答:
(一)称量或者找出生鲜食用农产品总质量、种类及其对应质量。根据生鲜食用农产品品类和对应质量确定各自的商品必要空间系数。
(二)计算出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
单种生鲜食用农产品: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商品必要空间系数总质量/(1-包装空隙率)
两种及两种以上生鲜食用农产品: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总和(各自商品必要空间系数单种生鲜食用农产品质量)/(1-包装空隙率)
(三)测量商品的外包装体积。
(四)将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和实测的外包装体积进行比较,若实测外包装体积大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则包装空隙率不符合标准要求,如果实测外包装体积小于等于允许的最大外包装体积,则包装空隙率合格。

五粮液(000858)发布公告,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申请实施绿色功能性食品包装新材料项目(一期)的议案》。
公告显示,为满足五粮液产品包装升级并落实打造零碳酒企的需要,经审议,上市公司董事会同意全资子公司四川省宜宾普拉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普拉斯)实施绿色功能性食品包装新材料项目(一期)。其中,该项目总投资为7.67亿元,五粮液按照项目总投资额的50%给予资本金支持,即上市公司对宜宾普拉斯增加投资3.83亿元(计入资本公积)。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五粮液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采购了价值11.99亿元的包装材料。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宜宾普拉斯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1.5亿元,由五粮液持有该公司100%股权。宜宾普拉斯由普什集团所属的四个车间及普什3D、普光科技两个子公司等优质资产组成,该公司下设瓶盖事业部、B区事业部、包材事业部、聚酯事业部、片材事业部和3D事业部。
另据宜宾普拉斯官网显示,该公司主要由智慧包装、功能性材料及深加工和家居装饰三大产业构成,研发、生产和销售包装材料、防伪瓶盖、PET深腔薄壁注塑包装盒、3D防伪包装盒、防伪溯源技术及系统、家居装饰等产品。
目前,宜宾普拉斯拥有多年深耕裸眼3D、全息技术和塑料深加工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优势,聚焦酒品、调味品、乳制品、医疗保健品、日化、家居装饰六大核心市场,打造研发设计创新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精益制造平台,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智慧包装一体化整合服务平台。
近年来,五粮液为助力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以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家规划路径和现有技术发展水平、重点发展方向,编制了双碳规划和十四五综合能源规划。此前,五粮液作为唯一酒企案例,入选2022可持续中国产业发展行动年度报告《超越净零碳》。

导语:2023年以来我国快递物流行业量质齐升,各大快递企业发布的二季度业绩报告中也显示,随着市场逐渐回暖,快递企业业绩整体向好,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塑料材料作为快递包装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需求层面得到了提振效果,在我国消费水平不断恢复和快递行业加快政企合作的背景下,快递包装行业发展或将延续增长,带动塑料需求。
自19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快递业务主要由国有邮政企业和民营快递企业提供,行业发展比较缓慢,对塑料需求相对有限;2000年开始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迅速增加,居民需求不断释放,快递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了众多代表性公司,塑料材料由于其较好的成本优势和物化性能在快递包装领域应用广泛;2005年至今,快递市场不断扩大,尤其是部分海外快递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竞争环境加剧的同时,塑料作为快递包装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经济向好和政策刺激导致快递业务的蓬勃发展,带动了2023年快递包装业务量
国家邮政局19日公布前8月邮政快递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8月份,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09.6亿件,同比增长13.1%。国际统计局公布我国1-8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14.6亿件,同比增长15.9%。
2023年,在政策红利释放、消费回暖等因素促进下,快递业务的行业环境不断改善,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据统计,2023年2月至8月我国网上零售总额持续正增长,网上社零总额为9.54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2.1%,消费复苏带动我国快递业务,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普遍改善。另一方面,快递企业深化与电商协同发展,高效利用仓网资源,打造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为行业带来了更多增量需求。
快递业务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快递包装中塑料需求
按照快递件数占比来看,2022年我国纸质包装快递占比约为58.6%,包含瓦楞纸、文件袋、套装纸箱。塑料包装快递占比约为41.1%,包含塑料袋、珠光袋、编织袋、泡沫材料,其他类型占比约为0.4%。其中塑料包装直接应用到了PE、PP、PVC、EPS等塑料原料,同时,瓦楞纸箱等其他包装也间接应用到了塑料原料。其中包含了塑料袋,胶带以及填充物等。纸箱快递包装的平均质量是329g,其中填充薄膜塑料16.8g,塑料胶带2.7g,因此平均一个瓦楞纸快递包装,塑料需求量约为20g。
2022年我国快递件数为1105亿件,根据理论计算得出其中纸类包装约为647.53亿件,消耗塑料约129万吨。快递中的塑料类包装为454.16亿件,消耗塑料约181.6万吨。因此2022年我国快递包装行业塑料总需求约为310.6万吨,较2021年增长2.1%左右。
快递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发展,带动塑料行业需求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政策明确提出,促进家庭装修消费,鼓励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化。推广智能家电、集成家电、功能化家具等产品,提升家居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打造电子产品消费应用新场景。有望带动家电家居等升级消费行业,提振消费信心,带动快递需求。另一方面,根据研究小组结论,202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仍有约40%的新开工面积没有转化成为竣工面积,叠加金融16条延长展期和保交楼专项资金,房地产行业中的竣工面积维持20%左右的同比累计增速在今年有望得到延续。因此房地产行业的后期产品例如家电、灯具、软装摆件等销量得到侧面提振,带动快递行业发展。最后我国县乡寄快递网络正在不断完善当中,快递企业和政府部门将共同合作,以公共配送中心和寄递物流服务站为工作重点,持续为快递业务提供增量需求保障。综合来看,快递包装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持续带动塑料需求,根据卓创资讯理论推算,2023年我国快递包装的塑料用量约为366.5万吨,同比增长18%左右。

2023年9月,Intertek Assuris食品接触合规美国团队协助客户获得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颁布的回收塑料许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无异议函(LONO)。此次获得LONO的材料为物理回收的消费后LDPE(低密度聚乙烯)材料,HC确认了rLDPE预期用于表面不含油脂的干性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此前,Intertek已协助该企业的相同产品成功获得美国FDA颁发的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无异议函(NOL),加上此次成功获批的加拿大LONO,帮助企业大幅度地提升该产品在整个北美市场上的竞争力。
下图为本次获批的无异议函:
在全球塑料循环利用大环境下,开展塑料回收和再生是治理塑料污染的必然选择。除了广受行业认可的美国FDA无异议函以及欧盟委员会EU批准。Intertek也协助企业获取其他区域的批准,包括加拿大卫生部颁发的LONO。
加拿大卫生部无异议函(LONO)
早在1996年,加拿大卫生部食品局下属的化学品安全局(the Bureau of Chemical Safety, BCS)就针对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再生塑料向塑料回收商及其下游客户提供了相关意见。作为加拿大到2030年实现零塑料垃圾目标的一部分,使用回收材料已成为加拿大政府的优先事项。因此,为了支持这项减少塑料废物的政策,并促进这些材料的安全使用,BCS更新了之前的指导方针,以帮助塑料材料的回收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确定消费后回收塑料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在加拿大,所有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应符合《食品与药品法案,Food and Drug Act and regulation》第23条,生产商、分销商及销售商应对产品的安全性负责。根据卫生部对于有关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质的评估指南中的建议,除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新技术产品外,企业在产品上市前,可以自愿向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下属的健康产品和食品局(Health Product and Food Branch, HPFB)申请无异议函(Letter of No Objection, LONO)。
其中包含使用了再生塑料的食品接触材料,食品局会根据申请者提供的信息从化学安全的角度出发,评估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如果加拿大卫生部认为某产品从食品化学安全的角度可以被接受,那么就会根据其最终用途签发无异议函。该函是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资料就产品的可接受性提出的意见,并不免除食品销售商根据《食品与药品法案》B.23.001条和其他有关其使用的条例所承担的责任。
Intertek ASSURIS专家服务部多年来与美国FDA、欧盟EFSA、加拿大HC、中国CFSA等始终保持着密切沟通和联系,美国团队在回收塑料认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迄今为止已成功为全球各个区域(包括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等)的客户申请三十几个FDA无异议函 NOL,产品类型广泛,涉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碳酸酯 (PC)、低密度聚乙烯 (LDPE)等。此次Intertek发挥自身优势成功协助企业获得加拿大HC颁发的回收塑料LONO, 未来将协助更多客户获得回收塑料的全球准入资格。

9月25日,巴斯夫表示正通过生产丙烯酸 2-辛酯 (2-OA) 的专有工艺扩大其不断增长的14C 生物基单体产品组合。根据ISO16620标准,该产品具有73%的14C可追溯生物基含量。
在性能方面,与化石替代品相比,新产品具有更好的涂层耐擦洗性、粘合剂抗剪切性,更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出色的耐候性。因此,2-丙烯酸辛酯是为数不多的可用于标准和高性能应用的14C生物基单体之一。
除了常规的14C生物基2-丙烯酸辛酯,巴斯夫此次还推出了新产品2-丙烯酸辛酯BMB ISCC Plus。该产品中剩余的碳含量通过ISCC PLUS认证,在巴斯夫生物质平衡(BMB1)方法的加持下,这种变体可进一步减少产品碳足迹(PCF2)。
在近期超火的生物基领域,除了巴斯夫接连布局外,还有包括陶氏、LG化学、东丽、利安德巴赛尔、埃万特、SABIC、万华化学、金发生物等在内的一大批巨头官宣动态。
一、九大化工巨头齐攻生物基
陶氏
9月21日,陶氏公司在欧洲推出了三种新的特性的可持续丙二醇产品线。
这三种产品分别是采用Decarbia可再生能源的减碳解决方案(丙二醇RDC)、第二代生物基原料Ecolibrium生物基技术(丙二醇REN)、Renuva消费后废物回收物(丙二醇CIR)等三种技术制造,可适用于农业、制药、化妆品、纺织和食品等行业的广泛应用。
LG化学
9月14日,LG化学宣布将与埃尼(ENI)集团子公司ENI SM(Sustainable Mobility)合作,共同推进在韩国大山建设生物燃料(HVO,Hydro-treated Vegetable Oil)精炼厂。
建成后将使用埃尼与霍尼韦尔UOP合作开发的Ecofining生产工艺,利用各种废弃油脂或原料来生产高品生物燃料。目前,两家公司正在推进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评估等。到2026年,双方将合作建成年产约30万吨规模的HVO工厂,这将是韩国首家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HVO生产工厂。
利安德巴赛尔
利安德巴赛尔(LyondellBasell)、Neste、Biofiber和Naftex联合开发了一种天然纤维增强的生物基聚合物,用于建筑行业。
在此次合作中,Neste向利安德巴赛尔提供原料,用于由100%生物基废弃物和残留物(包括食用油)制成的聚合物生产,利安德巴赛尔将这些原料加工成聚丙烯(PP),作为该公司CirculenRenew产品组合的一部分销售。
生物纤维公司Biofiber用这些PP生产天然纤维增强的塑料颗粒。Naftex将这些颗粒挤压成建筑件,如栅栏柱或露台装饰型材。
SABIC
今年8月,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推出NORYL、Flexible NORYL、NORYL GTX和NORYL PPX系列所有牌号树脂的生物基版本。
这些生物基树脂材料采用经ISCC PLUS认证(国际可持续与碳认证)的聚苯醚(PPE)树脂原料,具有与化石基牌号近似的性能表现。
东丽
9月19日,东丽宣布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签署协议共同开发一项从报废汽车中回收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材料的化学回收技术。
8月22日,东丽宣布,已向Cellulosic Biomass Technology公司追加投资12亿日元(约合5945万人民币),将其在该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从67%提高到84.4%,加码生物基尼龙单体的制造。
埃万特
7月10日,Avient宣布推出其最新的生物衍生医疗保健解决方案 - Versaflex HC BIO热塑性弹性体(TPE)。最初的Versaflex HC BIO BT218牌号是作为生物制药管材更可持续的替代品而开发的,其配方中含有近40%的第一代生物质含量。
该材料的邵氏硬度为71 A,可提供关键的应用性能,如可焊性、抗扭结性和拉伸强度,可与包括硅胶和标准TPE在内的领先医用管材相媲美。相比之下,该生物衍生牌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35千克CO2e/千克,比Avient的标准Versaflex HC BT218牌号产品碳足迹(PCF)低近25%。
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推出生物基聚氨酯鞋垫解决方案 WANELAST 893/ WANNATE 8618X。基于低碳产业链资源和生物基一体化平台,采用碳足迹更低的绿色原料,生物基含量达29%。
该产品密度约0.3 g/cc,弹性相比传统生物基产品提高28%;气味等级由传统生物基产品的4.0降低至3.5;TVOC降低38%;50%压缩形变(50℃,6h)较普通鞋垫产品降低72%,较传统生物基产品降低51%。
金发生物
今年7月,金发生物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基塑料PBSeT(聚癸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SeT中的SeA是癸二酸,它可以是生物基来源,也可以是石油基来源。
金发生物推出这种新型的降解材料,是使用生物基的癸二酸作为单体,从而使得PBSeT聚合物的生物基碳含量提高到69%。
二、万亿非粮生物基材料,即将起飞
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或经由生物制造得到的原料,其生产过程有效缓解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随着全球对绿色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生物基材料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也因此迎来了巨大的投资窗口期。
生物基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是一种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与传统的合成聚合物相比,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医疗器械、食品包装、农业用品等。
生物基复合材料:生物基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以上的生物基材料混合而成的材料。生物基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电学性能,可应用于制备高强度、高韧性的复合材料制品。
生物基玻璃:生物基玻璃是由天然生物质经过加工制备而成的玻璃材料。与传统的玻璃材料相比,生物基玻璃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应用于医疗器械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生物基纤维素材料:生物基纤维素材料是以纤维素为基础制备的材料。纤维素是天然的高分子物质,来源于植物细胞壁。生物基纤维素材料具有很好的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包装材料和纸张制品等领域。
生物基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食品包装领域,生物基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基塑料,不仅能够降低包装垃圾的污染,还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在医疗器械领域,生物基材料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生物基材料可以制成生物可降解的缝线、软骨修复材料等医疗器械,能够降低医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在建筑材料、纺织品、电子产品等领域,生物基材料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生物基材料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挑战,例如成本高、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相信生物基材料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今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对外发布的《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
生物基材料是指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或经由生物制造生产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含碳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中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骨干企业逐步壮大,重点产品应用渐广。但目前生物基材料主要还是基于粮食原料。
工信部解读称,与基于传统粮食原料规模化生产生物基材料路线相比,非粮生物基材料要以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为原料来生产。目前,国内基于非粮生物质的生产技术正处于攻关爬坡阶段,工业菌种(群)与酶蛋白功能元件制备、非粮生物质标准化采收保存及预处理、非粮生物质高效糖化、非粮生物质糖替代传统粮食发酵转化等关键平台技术正待突破。
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部分非粮生物基产品竞争力与化石基产品相当,高质量、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体系初步建立。

万凯新材昨天对外透露,该公司已经规划年产4万吨柔性化聚酯产能,并且已实现膜用PETG产品及片材用聚酯的稳定生产,主要产品包括用于化妆品瓶等包装领域的高透亮PETG共聚酯、替代PVC建材的聚酯树脂以及光伏背板膜。
近两年,国内PETG共聚酯产品生产线上马较多。PETG薄膜广泛用于饮料瓶标签的收缩标和套标生产,主要以河南银金达和山东圣和为代表;华润材料在珠海也拥有年产5万吨PETG产能,片材产品较多。此外,道恩也曾经透露,该公司的PETG和PCTG共聚酯也已经小规模量产。

【导语】9月BOPET市场均价继续上涨,月内开工负荷率抬升;截止到9月26日本月均价在8341元/吨,较上月全月均价高332元/吨,涨幅4.14%,较去年同月下跌2.62%,均价9月延续8月(上月)涨势。
1. BOPET价格走势分析
9月BOPET价格涨后持稳。月内原油涨幅扩大,支撑聚酯原料PTA价格上涨,聚酯切片跟随PTA价格上调,成本端对BOPET市场支撑增强。9月正值软包旺季,下游货源消化速度加快,叠加成本上涨,低价补货意愿抬升,企业订单周期长时间处于年内中等偏上水平,进一步支撑价格上涨。但是随着价格不断上行,下游心态偏谨慎,继续高价补货意愿降低,高价成交转淡;叠加新增产能仍在释放,现货充足,限制市场涨幅。截至9月26日,华东地区12印刷膜意向参考8310-8610元/吨,较上月同期高450元/吨,较去年同期低150元/吨;截止到9月26日本月均价在8341元/吨,较上月全月均价高332元/吨,涨幅4.14%,较去年同月下跌2.62%,均价9月延续8月(上月)涨势。
截至9月26日其他价格稳中上涨:华东地区烫金膜商谈8700-9200元/吨;华北地区6镀铝基材商谈9500-9600元/吨。华东地区20-75普通膜8210-8510元/吨;离型基材9500-9800元/吨。48小时普通类光伏背板膜在10000-10500元/吨,含税、承兑、账期、送到价。
2.中国BOPET行业运行数据分析
预计BOPET产品9月开工负荷率回升。9月BOPET共计3条新增,8月检修产线正常开机,月内订单延长,企业提升负荷生产,仅月底新增6条检修,预估全月BOPET行业开工负荷率在70.34%,环比抬升0.37个百分点,同比抬升6.17个百分点。预估9月,中国BOPET行业月产能约在50.60万吨。截止到2023年9月26日,BOPET行业总产能在565.21万吨,较2022年底增加60万吨。9月新增产线3条,涉及产能9.5万吨/年,分布在吴江与杭州。2023年1-9月共计新增产线16条,涉及9家企业(其中2家新进入企业),分布在吴江、宁波、泗洪、福建、温州、绍兴、连云港、杭州地区。预估9月产量较8月减少,预估9月BOPET产量35.78万吨,环比减少0.38万吨,同比增加7.82万吨。1-9月累计产量在301.60万吨,同比增加24.06万吨。
9月聚酯切片价格涨势扩大,膜厂订单虽然增多,但是对后续市场仍存担忧,多数膜厂原料多数刚需阶段补货,暂未过多备货,因此月底企业原料库存预估在11.13天。9月BOPET市场产量小幅下滑,但是下游需求缓慢恢复,提货速度提升。整体看,9月BOPET成品库存继续下降,预估月底成品库存为14.18天,较上月减少1.23天,较去年同期增加4.33天。
3. 9月BOPET市场详细运营数据解析
9月有3条产线新增,前期检修产线重启,开工负荷率略抬升;成本上涨,需求缓慢恢复,下游货源消耗速度抬升,企业成品库存继续下降,但库存水平仍处于历史五年同期高位。
9月BOPET平均毛利负值略恢复。9月油价偏强调整,聚酯双原料PTA与乙二醇先涨后跌。截至9月26日,华东内贸PTA在6183元/吨涨133元/吨,张家港乙二醇现货商谈4082.5元/吨涨102.5元/吨,江浙地区有光切片商谈参考在7200元/吨涨250元/吨。9月BOPET市场商谈价格上涨,截至9月26日,华东地区印刷膜成交商谈8310-8610元/吨,较8月报告同期高450元/吨。整体来看,9月BOPET毛利负值陆续缩窄,截止到9月26日,月内膜市平均毛利在-624元/吨,较上月报告期内平均毛利抬升30元/吨。
卓创资讯预计BOPET产品9月普通膜月末订单天数在15.50天。据调研的14家以普通膜为主企业订单情况来看,月内企业订单周期先延长后缩短。预估9月底BOPET普通膜订单天数在15.50天,较上月底减少2.21天,较去年同月增加3天;各企业订单天数表现不一;42.86%企业订单在均值上方,57.14%的企业订单在均值下方,目前20天及以上订单企业占比下滑至28.57%。
4. BOPET后市观点
10月国内BOPET市场价格或窄幅下探,成交以刚需为主。10月BOPET市场成本支撑减弱;新增仍在释放,供应继续增加,对市场形成向下压力。随着季节性需求结束,下游货源消化速度减慢,对市场支撑减弱。预计华东地区12普通膜商谈或至8010-8510元/吨,成交以刚需为主。预估未来三个月BOPET价格或逐步下滑,预估10-12月月均价分别为8210元/吨、8010元/吨、7910元/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塑料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塑料包装产品越来越具有多种功能,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保护性能和保鲜性能,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保存食品、药品和家用电器等产品,使这些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得以保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对包装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徐州嘉昂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称嘉昂)早已根据市场不断更新的需求升级了包装片材生产线。
嘉昂成立于2022年,坐落于江苏省新沂市,是由锡沂高新区重点招商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工厂占地一万余平方米,拥有年产40余条高端塑料片板挤出设备的生产能力。嘉昂是专业生产高性能塑料板材,片材,流延膜等挤出生产设备的世界级优秀制造商。
嘉昂包装片材生产线
嘉昂包装片材生产线可吸塑成型后直接用于食品、电子产品的包装,随着包装行业对材料具备更高密封性的要求,嘉昂推出三层/五层/七层的共挤生产线,可满足绝大部分客户的要求,产量范围从100-1200kg/h可供客户进行多种选择。
该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工艺最成熟、设备最稳定的片材生产线之一,与国内同类设备相比综合效能高30%以上,此生产线同时也可用于生产PS、PP、PE等片材制品。
PP塑料是常见的塑料之一,可制成任何食品用塑料包装,如食品专用塑料袋、食品塑料盒、食品用吸管等,安全无毒并且耐低温、耐高温性能好。PP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加热的塑料,并有高强度耐折性能,50000次-20℃下高空坠落不会破损。食品级PP片材常用与速冻水饺、微波加热食品包装。
PS常用于制作碗装泡面盒、快餐盒、一次性食品包装盒等,具有很好的耐寒性能。食品级PS片材常用与酸奶杯等容器。
嘉昂在兼顾产品的创新性与服务的优越性同时,于广东佛山设立分公司广东嘉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做到南北信息互通与快速性解决方案,针对客户实际需求,为其量身定做兼具智能化与市场孵化性的先进设备。
▲设备及细节展示
广东嘉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公司坐落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专业生产高性能塑料板材,片材,流延膜等挤出生产设备的世界级优秀制造商。
主营产品包括:各类塑料的单层或多层共挤板,片材挤出生产线,单、双螺杆挤出机,三辊压光机等,以及各类镀铬镜面辊,砂面辊,压花辊等部件,兼营设备的升级改造,系统升级等业务。

美国加州议会最近通过了一项瓶子法律的更新提案,将果汁和蔬菜汁容器纳入到该州的瓶子法律管理当中,这将为加州的回收流每年增加2亿支瓶子,包括塑料和玻璃瓶。同时,加州也可以更容易计算支付给回收商的费用,每三月而不是每年调整一次。
同时被议会批准的还包括有权维修的提案。每个给零售商的批发价格在50-99美元的设备(device)都必须在所生产的最后一件产品之后的3年内提供维修配件。超过100美元产品的期限是7年。苹果和惠普是成为该法规的支持方后,也为改提案带来更多推动力。
两项提案都已经送到州长办公室,等待审批(来源:Resource Recyc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