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资讯
快讯

12月5日,巴斯夫与沃莱新材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这一合作旨在加强双方在光伏复合材料边框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共促绿色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助力实现可持续目标。
根据此备忘录,巴斯夫特性材料部门和巴斯夫涂料部门将依托复合材料与水性涂料的整体创新解决方案,及沃莱新材在光伏复合材料边框领域独家的边框设计、安装结构及连接方式等专利优势,共同在原材料供应、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全球推广等多个层面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携手推动聚氨酯复合材料边框在光伏行业的应用,探索光伏行业在海、漠、房等不同场景下的未来发展。
沃莱新材董事长兼CEO赵亮先生表示:复合材料边框因其优异的性能、更低的价格以及低碳环保等诸多优势,在光伏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携手巴斯夫,在复合材料边框的开发、应用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在为市场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同时,也一道推动复合材料边框在市场上的应用。相信双方的合作一定能在光伏行业创造新的化学作用,加速推动行业的发展。
巴斯夫特性材料亚太区聚氨酯业务管理副总裁莫晓菲(Silvia Mok) 女士表示:
非常高兴能与沃莱新材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也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更深度的战略发展阶段。相信凭借巴斯夫特性材料部与涂料部在化学材料研发领域的协同效应,与创新整体解决方案的积极探索,结合沃莱新材在复合边框领域的独家技术优势与应用渠道,我们双方将携手为光伏行业全新一代产品的开发储备贡献力量,共同引领聚氨酯复合边框在光伏行业的创新拓展。
巴斯夫亚太区涂料解决方案汽车修补漆业务管理副总裁顾舒善(Susann Kluge) 女士表示:可持续发展是巴斯夫的宗旨,这不仅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技术,更需要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通力合作。巴斯夫期望进一步加深与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替代原料和创新工艺,为光伏行业提供更高性价比、更低碳的产品,从而推动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聚氨酯复合材料边框
边框材料又叫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是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桥梁建筑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近些年,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发展,这种材料凭借其在材料成本、设备投资、生产效率、产品使用周期及碳足迹等多方面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铝制光伏框架,应用于光伏行业的多种应用当中。
沃莱新材作为具有全球规模的光伏复合材料边框制造商,目前已经开拓出了针对海上光伏、大型地面光伏、工商业及户用屋顶光伏三种核心应用场景,而这海、漠、房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气候、环境甚至审美需求也对使用材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针对这样的需求,巴斯夫提出了行业创新的复合材料+水性涂料的整体创新解决方案,通过聚氨酯拉挤边框的材料和成型工艺,可提供机械性能更强、更轻质、绝缘性更优异、稳定性更高等多种优异特性的复合材料边框。同时,针对不同的气候与环境挑战,巴斯夫复合聚氨酯材料的耐盐雾、抗PID性能、面板密封性、耐风压/雪压等性能也表现优异,为多种户外应用保驾护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聚氨酯复合材料相对于传统的铝合金边框材料,能显著减少光伏边框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巴斯夫的这一解决方案还特别配合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该涂层在聚氨酯复合材料上有极好的附着性能,同时耐磨性、耐酸碱性和抗UV性能也表现良好,从而增强光伏边框的整体耐候性,可保障复合边框在户外25年的稳定发电。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夫的涂层解决方案可适应不同的色彩需求,增强设计的自由度,同时满足住宅等应用的审美需求。与此同时,与传统溶剂型涂料相比,使用巴斯夫涂层解决方案可降低了将近90%的VOC,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光伏行业作为推动绿色能源的重要一环,亟需多方的共同努力以推动整体市场的应用。相信巴斯夫的一站式组合解决方案可满足沃莱新材不同应用场景的创新,双方将继续支持整体光伏行业的需求迭代,为实现中国的净零排放目标作出贡献。

要闻导读:
原料要闻-重庆2027年合成材料产值达到千亿元
汽车要闻-年出口将破500万!中国首次成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包装要闻-美团与东华大学携手,将外卖餐盒变身T恤!
电子要闻-宏碁新款笔记本外壳采用超过60%的可回收塑料
【原料要闻】
1.塑料期货一片红,原油期货日内涨1%
午盘收盘,WTI原油期货日内涨幅达1%,现报70.08美元/桶。塑料期货全线飘红,PP期货主力合约涨0.11%,收盘报7401元/吨;PE期货主力合约涨0.18%,收盘报7950元/吨;PVC期货主力合约涨1.37%,收盘报5760元/吨;苯乙烯期货主力合约涨0.97%,收盘报价7977元/吨。
2. 356.8亿!中石化又一百万吨乙烯获批!目标打造2000亿元企业
近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公告,拟于近期对《中国石化岳阳地区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批复。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拟投资356.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两部分:(1)中国石化岳阳地区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部分;(2)中国石化岳阳地区100万/年乙烯化一体化(炼油配套改造)部分。
3. 重庆明确合成材料产业4大发展方向,2027年合成材料产值达到1000亿元
近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重庆市合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7年合成材料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速约10%。重庆市明确了合成材料产业4大发展方向,即做大做强优势合成材料产业链,规划发展成长型合成材料产业,积极发展氟材料,培育发展可降解材料产业。《计划》确定了加强资源要素保障,规划建设烯烃、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本地生产,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鼓励企业融合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管理等6大主要任务。
4. 最新突破!美团与东华大学携手,将外卖餐盒变身T恤!
12月6日下午,一场由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团青山科技基金联合举办的首款再生餐盒料制备低碳丙纶面料发布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在美团青山科技基金的支持下,来自东华大学的科学家们创造性地提出把废旧餐盒通过加工改性,制备得到超细旦丙纶纤维,并做成具备快干功能的面料和T恤。这条技术路线的打通,将为外卖餐盒提供一个具备较高价值的回收场景,从而避免相应的环境污染。
5. 盛禧奥在意大利开设PMMA解聚工厂,助力塑料价值链可持续发展
特种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盛禧奥(Trinseo)正在意大利罗镇开设新一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解聚工厂,帮助提升可持续塑料的潜力。该示范装置计划于2024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行,标志着将重塑塑料生态系统作为循环经济一部分迈出了关键一步。据悉,该解聚工艺旨在实现报废PMMA以及其他难以回收的结构的有效回收,这些结构最终将用于生产丙烯酸树脂、板材和含有回收材料的化合物。
6.巴斯夫携手沃莱新材,以整合创新解决方案共推光伏行业发展
近日,巴斯夫与沃莱新材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这一合作旨在加强双方在光伏复合材料边框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共促绿色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助力实现可持续目标。根据此备忘录,巴斯夫特性材料部门和巴斯夫涂料部门将依托复合材料与水性涂料的整体创新解决方案,及沃莱新材在光伏复合材料边框领域独家的边框设计、安装结构及连接方式等专利优势,共同在原材料供应、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全球推广等多个层面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携手推动聚氨酯复合材料边框在光伏行业的应用,探索光伏行业在海、漠、房等不同场景下的未来发展。
7. 总投资30亿元!聚石化学在安庆建设聚苯乙烯项目
近日,安庆聚信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聚苯乙烯项目竣工仪式暨电子化学品项目开工仪式。据了解,安庆聚信高端新材料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约30亿元,配套建设5300平方米研发中心,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达75亿元。其中,一期聚苯乙烯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二期电子化学品项目投资10.5亿元,规划生产LCD显示用光刻胶和聚酰亚胺单体,有助于新型显示和半导体产业完善上游原料国产化配套,预计2024年底竣工投产。第三期为年产30万吨可降解塑料项目。
8. 世界首条110千伏接枝聚丙烯绝缘环保电缆研制成功
近日,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牵头研制的世界首条110千伏接枝改性聚丙烯绝缘环保电缆,已顺利通过全部型式试验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产品设计要求,这标志着国际上首台由我国掌握原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电压等级接枝聚丙烯环保电缆研制成功。经型式试验验证,该电缆系统导体长期运行温度可达105℃,与长期运行温度90℃的传统交联聚乙烯电缆比较,载流量可提升10%以上,有效解决部分电缆线路输送容量卡脖子问题,为我国电网中、高压电缆绿色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也进一步验证了聚丙烯材料接枝改性技术和聚丙烯电缆加工性能,为更高电压等级环保电缆研制奠定基础。
【终端要闻】
- 汽车 -
1. 中国首次成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乘联会:全年出口将破500万
12月6日,乘联会发布了11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情况。初步统计乘用车11月1-30日市场零售206.2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932.8万辆,同比增长5%。乘联会指出,新能源车出口暴增带动中国汽车出口的表现,而且出口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中国汽车出口424万辆,出口增速58%,全年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突破500万辆。中国汽车出口目前已经超过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2. 欧盟将为电池制造商提供30亿欧元补贴
据《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将向电池制造商提供30亿欧元补贴,以试图赶上中国。12月6日,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了上述计划,作为与英国达成的一项潜在协议的一部分。当天,欧盟建议将针对英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推迟三年。报道称,这30亿欧元将来自欧盟的创新基金(Innovation Fund),而该基金的资金来自销售碳排放许可证。此次对于电池制造商的补贴将持续到2026年底,将流向最高效、最可持续的电池产品。
3. 蔚来第2200座换电站正式上线 用户累计换电超3300万次
12月6日,蔚来汽车迈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第2200座换电站于G30连霍高速武威服务区正式上线。据悉,蔚来已累计提供超过3300万次的换电服务,日均换电次数高达6万次,这意味着平均每1.44秒就有一台车从换电站满电出发。截至目前,蔚来已在全国布局了2200座换电站,其中695座高速换电站、充电站3485座、充电桩20455根、三方桩960000+根。
4. 陶氏公司携手捷豹路虎,共研可持续发展新动向
今日,陶氏公司官方宣布,其MobilityScience团队将与捷豹路虎(JLR)展开新合作。这一新阶段的合作将有助于陶氏公司和JLR共同创新发展,加速可持续方案制定,助力实现双方共同的净零碳排放目标。
- 包装 -
1. 湛新发布高阻隔性水性PUD,解决包材可回收利用难题
湛新近期推出具有高阻隔性能的聚氨酯分散体PUD产品,用于为包装行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推动该行业向高效、可回收利用的可持续方向发展。通过取代多基材包装中的各种阻隔涂层,PUD可以在不牺牲软包装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创建单一材料包装,大大简化回收过程。这一贡献对于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零售商和监管机构的更加环保和循环的包装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2. 诺基亚新型环保产品包装:更小更紧凑、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制造
据外媒 Nokiamob 报道,诺基亚日前展示了新型环保产品包装,号称相比从前的包装更紧凑,包装尺寸缩小 60%、重量降低 44%。诺基亚宣称这款包装符合 FSC 的完全可回收的纸板组件组成,使用 100% 基于回收纤维的解决方案,配有防跌落缓冲材料,允许重复使用,号称能够大幅减少垃圾填埋场废物和环境危害,以及减少焚烧和海洋污染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 2027年全球软包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0亿元以上!
2027年,全球软包装市场有望迎来一个巨大的增长机遇。在下游应用需求的大力驱动下,全球软包装市场发展迅速。预计在未来4年内,该市场将维持着接近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到2027年有望突破9000亿元以上。
4. Novolex推出用10%回收塑料制成的食品包装容器
Novolex推出了可回收的食品包装容器,其消费后回收(PCR)含量至少为10%。新产品包括各种尺寸的甜点杯、防篡改容器、蛋糕容器和烘焙夹层盒。三种尺寸的透明杯,盖子全部用PET制成。其中,招牌甜点杯的底座和盖子采用专利的EZ Release系统,配有易于使用的升降标签。
- 电子 -
实施碳中和政策!宏碁预告新款笔记本,外壳采用超过60%的可回收塑料
宏碁推出新款 Aspire Vero 16 笔记本电脑,该产品将配备全新设计的超频处理器,并从这一代起实施碳中和政策。相较于之前的型号,Vero 系列笔记本外壳采用超过 60% 的可回收塑料混合制造,表面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油漆或添加剂。触控板则使用了由海洋垃圾回收而来的塑料制成。此外,在包装方面,宏碁正在与供应商合作,使用 FSC 认证的 100% 再生纸箱来包装产品。在运输物流方面,宏碁在多个航线上采取生物燃料方案以减少集装箱的排放。最后,在回收与维修方面,机身采用了标准规格螺丝设计,方便用户进行拆卸、维修、升级或回收利用。
- 医疗 -
最新!国家药典委公示16个药包材检测方法标准
12月7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官网公示16个药包材相关检测方法标准,包括药包材溶出物测定法、药包材不溶性微粒测定法、药包材溶剂残留量测定法、药包材环氧乙烷测定法和药品包装用塑料容器及组件12个通用检测方法,其中药包材溶出物测定法、药包材不溶性微粒测定法和药包材环氧乙烷测定法为第二次公示。

12月6日,无锡灵鸽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鸽科技或公司)披露招股意向书,公司启动发行,将于12月8日申购,证券简称:灵鸽科技,证券代码:833284。灵鸽科技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据悉,灵鸽科技本次初始发行数量为1,500.00万股,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则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1,725.00万股。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300.00万股,占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前本次发行数量的20.00%,占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本次发行总股数的17.39%。超额配售启用前,网上发行数量为1,200.00万股;超额配售启用后,网上发行数量为1,425.00万股。12月7日为公司本次网上路演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灵鸽科技是一家物料自动化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计量配料、混合及输送等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和单机设备。其中,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自动化生产线、锂电池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自动计量配混输送系统以及智能微量配料系统,单机设备主要为失重式计量喂料机。公司产品及服务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橡塑、食品等需要物料处理的多个领域。
公司秉承无人化、无尘化、智能化理念,深耕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多年来累积了丰富而优质的客户资源,客户涉及锂电池上下游产业、橡塑、食品等众多行业,应用面广泛,其中主要客户包括国轩高科、天辉锂电、鹏辉能源、万华化学、容百科技等锂电行业优质客户,金发科技、浙江华峰等橡塑领域客户,亿滋、好丽友、仲景、妙可蓝多等食品领域细分龙头,公司产品和服务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

专塑解读:
近日,欧盟对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出反倾销初裁引起行业热议,据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6.6%~24.2%的临时反倾销税,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有效期为6个月。据悉,此举是为了保护欧盟企业和1500多个工作岗位。
那么初步裁定的反倾销税有何影响?行业对此怎么看?PET的市场潜力又是如何?
据了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是一种脂肪族聚酯。稳定时呈半结晶形态。它用于日常用品,易于回收。它可用于包装、纺织品、薄膜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的模制部件。它表现出对冲击、水分、酒精和溶剂的抵抗力。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PET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625.23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聚酯纤维市场占比最大,约为81.2%,其次为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占比分别为11.7%和7.1%。
而PET反倾销初裁,或会导致税种的增加及其贸易限制。这对贸易商和厂家的冲击是实实在在的。具体体现在:
1、价格上涨:如果欧盟最终确认对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反倾销措施,中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可能会面临关税或限制,这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2、出口受阻:反倾销措施可能会限制中国对欧盟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出口。这可能对中国的相关生产企业和出口商造成影响,导致出口量减少。
3、贸易争端升级:反倾销初裁可能引发贸易争端,导致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这可能对中欧两国的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4、供应链调整:受到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中国的生产企业可能会调整其供应链,寻找其他市场或增加国内销售。这可能会对全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市场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种可能的影响,具体影响还取决于欧盟最终的决策和措施。
对此,行业对此的看法存在分歧。一些行业代表和企业可能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一初裁决策对中国的相关生产企业和出口商造成了不公平的贸易壁垒,并可能对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也有一些行业代表和企业认为这一初裁决策是合理的,中国的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对欧洲市场造成了不正当竞争。这一初裁决策有助于维护欧洲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并保护本地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
针对欧盟对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出的反倾销初裁,目前还未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毋庸置疑的是PET的市场潜力值得瞩目。
近年来,PET新增产能基本来自大型龙头企业,行业前6家企业的聚合产能集中度接近60%,相比十三五初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格局从充分竞争的态势,逐步演变成以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全方位竞争格局为主。目前,我国有超过百余家聚酯生产企业,其中产能接近或者超过200万吨的企业主要有恒逸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浙江桐昆集团浙、浙江新凤鸣集团、江苏三房巷集团、江苏恒力集团等。这些企业主要生产涤纶纤维、聚酯切片以及瓶片等,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市。
同时,随着全球消费升级和环保意识的提高,PET作为一种安全、环保、高性能的工程塑料,在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电子电气、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地区,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升,PET市场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基PET逐渐成为PET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生物基PET可以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生物基PET有望逐步替代石油基PET,为PET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热点:
欧盟对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3年11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6.6%~24.2%的临时反倾销税,税率详见附表。涉案产品为粘度大于等于78毫升/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39076100。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有效期为6个月。
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次日起5个自然日内提交听证会申请、15个自然日内提交案件评述意见。2023年3月30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起反倾销调查。
附表:欧盟对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反倾销初裁征税表

小米汽车上市进程加速中。
结合多方消息发现,小米汽车现阶段正在同时开展路测、工厂扩张、铺设销售渠道等多项工作。
目前已知消息,小米汽车位于北京亦庄的一期工厂已于今年6月竣工,年规划产能15万辆。二期工厂规划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近期有最新消息称,小米汽车疑似已在为二期项目做准备,正在动员当地村民腾退房屋。
图片来源:工信部
同时,小米汽车销售渠道正在铺设中。按照计划,小米汽车部分销售渠道将使用现有的小米之家线下门店。目前,小米汽车正在招聘多个城市的门店店长职位,并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工作。如今,有消息称,北京、上海等地的小米之家已经在为摆放展车做确认工作。
不过,小米汽车对小米之家的规格有较高的要求。此前,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就曾透露,小米的新门店占地必须达到600平方米。另有消息称,小米汽车近日在河南路透测试曝光。
供应链方面,已有40多家供应商确认进入小米汽车供应链。其中,电池方面,小米汽车的供应商包括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分别采购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对应其首款车型高低两个配置车型。同时,还有欧菲光、均胜电子、常熟汽饰等国内较为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如今,2023年已走到年底。最迟半年,小米汽车真的就要来了。

从长安汽车官方获悉,在刚刚过去的11月里,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22.7327万台,同比增长23%。
今年1月-11月,长安汽车的累计销量为233.7963万台,同比增长11.8%。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旗下的自主新能源品牌11月的销量再次突破5万,获得了5.0598万台的好成绩。
详细来看,目前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板块目前主要在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这3个品牌进行布局。
其中,长安启源11月销量为1.0287万台,深蓝汽车11月销量为1.6157万台,阿维塔11月共计交付了4080台。
而合资品牌方面,长安福特11月售出19049台,同比微增1.04%;长安马自达11月销量为9360台,同比增长63.66%。
从当前的销量来看,长安汽车的销量构成依然以自主品牌为主。
前11个月中,长安自主品牌销量为193.3384万台,同比增长16.74%;自主乘用车销量148.3033万台,同比增长21.77%;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2.0849万台,同比增长38.1%。
据此前长安汽车公布的销量目标来看,2023年,长安品牌将冲击100万台,长安的新能源(包含深蓝汽车20万台)目标销量40万台,阿维塔目标销售10万台,长安欧尚目标销售31万台,长安凯程目标销售27万台,海外市场目标销售22万台。

12月6日,蔚来汽车迈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第2200座换电站于G30连霍高速武威服务区正式上线。从西安至霍尔果斯的这段丝绸之路上,蔚来已经布局了12座换电站和47座充电站,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加电服务。
今年以来,蔚来已经新增布局了895座换电站。这一数字的背后,是蔚来不断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加速实现千站计划的决心。按照这样的速度,未来25天内,蔚来将向千站计划最后的105座换电站发起冲刺。到目前为止,蔚来已累计提供超过3300万次的换电服务,日均换电次数高达6万次,这意味着平均每1.44秒就有一台车从换电站满电出发。
在全国范围内,蔚来已经累计布局了695座高速换电站,并打通了7纵4横10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标志着蔚来在高速路段的换电站布局已经趋于完善,用户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也将更加便捷。根据蔚来的规划,到2025年,将全面建成9纵9横1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让用户在高速公路上畅行无阻,无需为续航里程担忧。除了提供更便捷的加电服务外,蔚来换电网络的布局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电池升级支持。目前,蔚来已经累计提供了超过140,000次的电池升级服务,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通过电池灵活升级日租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升级电池,先用后付款,让车辆的续航里程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截至目前,蔚来已在全国布局了2200座换电站,其中695座高速换电站、充电站3485座、充电桩20455根、三方桩960000+根。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中,蔚来的目标是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随着蔚来不断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用户享受到这种便捷的加电服务。

据消息,特斯拉正计划重启上海第三期汽车工厂的建设。接近此事的人士称,特斯拉 2021 年就开始筹备三期整车工厂的建设并组建团队,但在去年年中暂停了动作。当时特斯拉为三期工厂招聘的人员多数已调岗至其他部门。
特斯拉曾在今年 4 月披露,将在上海建设一座年产 40 GWh 的储能超级工厂,计划于 2023 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 年第二季度投产,该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 1 万台。不过,特斯拉当时并未提及汽车工厂扩建事项,尚不清楚上海三期工厂项目与储能超级工厂之间的联系。
此外,特斯拉明年开始在上海生产的储能电池产品将在中国本土销售。目前上海工厂储能项目已招募到研发负责人,正在招聘销售负责人。
马斯克曾在 2020 年预告一款售价 2.5 万美元(按当时汇率约 15 万元人民币)的下一代新车。业界人士推测,如果能顺利推进落地,上海三期工厂未来的生产重心可能会是这款车型。
在 2022 年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曾透露,下一代车型的尺寸将小于目前在售的 Model 3,成本将会是现有平台的一半。

12月6日晚,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大众汽车对小鹏的股份购买协议所载之所有先决条件已获达成,投资已根据股份购买协议之条款及条件于2023年12月6日完成。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港股公告截图
公告中显示,新股合共9407.9255万股,认购总额约7.0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52亿元)。交易完成后,A类普通股中,大众投资代名人股比4.99%,其他股东占比76.51%;B类普通股18.5%,股份数目总计18.85亿股。
公告中披露,大众汽车集团已同意委任一名由投资者代名人提名的人士作为董事会无投票权的观察员。该观察员负有不会披露及不当使用与本公司业务有关的保密资料(包括内幕消息)的义务,亦必须遵守公司内幕交易政策及程序,犹如该观察员为董事一样。
此外,根据与大众汽车就战略技术合作签订的技术框架协议,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在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已取得正面结果并已完成。此外,双方正积极评估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方面更深入的战略合作。
早在今年7月26日,大众宣布向小鹏注资约7亿美元,并持有该公司4.99%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大众将获得一个小鹏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双方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初期,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的电动车型,补充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计划于2026年上市。
而据相关信息显示,大众汽车和小鹏联合开发的两款电动车将使用小鹏G9的Edward平台。另外, 大众将从明年开始向小鹏支付技术服务费,颠覆40年来中国车企向外国车企支付技术许可费的时代模式。
小鹏汽车方面表示,技术变现一直是小鹏汽车的重要目标,此次终于落地。2024年开始进入技术服务收入时代,也是公司技术变现重要拐点。
此外,随着大众的入股成功,以及双方合作的展开,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凭借拥有89年造车历史的大众背书,品牌影响力将得到一定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小鹏汽车销量带来助推力。

12月6日晚,广汽埃安宣布,全栈自研自产的因湃电池将于12月12日投产。官方表示,该电池拥有超高安全、超长寿命,将刷新行业天花板。
图片来源:广汽埃安
据官方介绍,因湃电池的寿命可达150万公里,循环次数超4000次,整包能量密度146.5Wh/kg,可以做到军工级安全,整包枪击不起火。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8月广汽集团设立因湃电池,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09亿元。
2022年10月,由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广汽商贸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的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
同年12 月,位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的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动工,将开展电池单元、模块和PACK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
按照当时的规划,该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10月交付工厂,到2024年3月完成6GWh第一期量产线的引进,到2025年底完成所有36GWh生产线的引进。届时,该工厂可满足60万辆汽车的安装需求,年产值将超过210亿。
今年9月,因湃正极合浆产线顺利完成首次投料,标志着因湃电池工厂正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据悉,正极合浆是动力电池制造的第一个环节,对于动力电池的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彼时,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称,这一产线目前可实现1.5h/批次的高效率和70kWh/吨的低能耗。
据了解,因湃电池首款产品采用广汽自主磷酸铁锂技术,前期以配套埃安及广汽集团内企业为主,提升电池市场份额,后续将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开展市场化运作。